如何正確認識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持續性
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是一套系統、科學、嚴密的質量管理的方法,它吸納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,為各類組織提供了一套標準的質量管理模式。
但是,企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有很多不足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?怎樣才能提高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活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呢?
今天小編給大家來解答這些困惑。
按照ISO9000 2015《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》中對質量的定義,質量即“一組固有特性,滿足要求的程度?!保|量的主體包括產品、過程和體系。顯然,一個有效的質量體系能夠滿足顧客和相關方的需要及期望的體系。
一、影響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兩大方面,即: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。
1.外部因素:一個水平較高、責任心較強的咨詢機構,能夠從企業實際出發,幫助企業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斷改進質量體系,不斷提高運行的有效性。一個客觀、公正的認證機構會對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系統的科學審核,幫助企業發現問題,促進企業不斷改進,進而提高體系運行的有效性。
2.內部因素:主要包括領導的認識、質量體系文件的適用性、組織機構的合理性、人員的素質以及所配備的資源等。
真正影響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,同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內部因素。
當企業領導者樹立了正確的認識后,其他諸如組織機構合理性、文件的適用性等,只是屬于具體操作層面的問題,在正確的思想指引下,采用正確的方法,自然會迎刃而解。
二、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正確思想認識之后,還有一個關鍵問題,就是如何保證這個體系的有效性。
1.顧客對于企業的重要作用已經不用多說,關鍵是,很多企業只是把這句話作為一個口號,并沒有將這句話的思想貫徹到實際工作中,自然也就不會真正實現顧客滿意的要求,體系的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。
2.以顧客為中心,首先企業應當想辦法識別顧客的需求,并且想辦法使企業中的全體人員對顧客的需求達成共識;然后要把顧客的需求轉化為企業具體的生產控制標準,這些工作顯然不是一兩句口號就能完成的,它需要企業的所有的人員對企業與顧客的關系,自己與企業、自己與顧客的關系形成一種共識,并且把這種共識帶到每個人的具體工作中去。
3.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了四階文件體系,并且具有自我完善的機制。但是不管體系標準本身如何科學,一些企業組織卻很少能夠堅持貫徹執行,認證前,大張旗鼓,稱之為“重中之重”;拿證后,不了了之,很少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去處理,典型的表現就是很多企業的質量檢查記錄流于形式,反映不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,各項工作流于形式。那么不管體系本身設計多么科學,企業實施的有效性也很難提高。
企業取證之后只是質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軌的開始。要使企業始終保持穩定而優異的產品質量,必須端正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態度,克服各種外部因素的干擾,從自身找問題,堅決貫徹以顧客為中心,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目標體系,采用各種具有可實施型的評價方法,不斷的尋求自我改進,完善企業質量體系,這樣才能實現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性和有效性!
關于如何正確認識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就分享到這里,請繼續關注我們吧!